來源:股城網
9月末,廣州市金融辦召開小額貸款行業年中監督工作會議,會議透露:醞釀多時的小貸行業“再貸款”公司將于10月掛牌;同時,小額貸款公司將結合本地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探索資產轉讓業務。
醞釀中的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業務方案尚未成型,預計將以向小貸公司放貸為主。截至今年8月,廣州共有44家小貸公司開展營業,貸款余額為67.6億元,今年累計發放貸款4156筆,共計100億元。
不過,此前浙江有小貸公司另辟私募債融資蹊徑后,即遭遇銀行撤資。廣州“再貸款”嘗試能否成行,業界仍持觀望態度。
十大股東成型
6月4日,廣州市金融辦下發《廣州小額再貸款公司業務試行辦法》,正式啟動“再貸款”公司組建工作。
根據辦法,再貸款公司可向市內小貸公司提供融資、組織同業拆借,還可購買并轉讓小貸公司的信貸資產,以解除小貸公司融資“天花板”,支持其做大規模。爭議在于,此業務與銀監會2008年制定的監管框架有沖突;后者規定,小貸公司只能向不超過兩家金融機構融資,總量不超過實收資本的50%。
4個多月的準備后,再貸款公司股東隊伍成型。“共有10家廣州的小貸公司入股,廣永小貸是大股東,還有越秀小貸、花都萬穗小貸、海珠華銀小貸、番禺匯誠小貸等。”廣州一家國資背景的小貸公司老總透露。
他表示,再貸款公司組建中一度遇到資金困難,后得到越秀區國資部門助力,募足10億的注冊資本。
廣州市金融辦副主任潘偉志在前述會議上表示,再貸款公司計劃于10月內掛牌,并結合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探索再貸款、資產轉讓等業務模式。
有股東方負責人透露,公司掛牌后還需完成工商注冊、業務方案制定及審批流程,真正展業時間未能確定。另有消息稱,廣東省醞釀成立省一級的再貸款公司,但省金融辦副主任葉穗生對此予以否認。
“按全廣州44家小貸公司,10億注冊資本不算高,每家公司借不到3千萬就用完了。接下來要看再貸款公司自身能否融資。”前述小貸老總說,“再貸款業務特殊,又沒有抵押物,拿銀行貸款有難度。”
更重要的是,今年7月銀監會下發《關于防范外部風險傳染的通知》,明確小貸公司為外部風險源之一,要求銀行關注其杠桿;隨后,浙江有小貸公司試點發行私募債,即遭遇銀行撤資。“再貸款”能否避免類似問題仍待觀察。
或試水收益權轉讓
除再貸款外,資產轉讓也是廣州小貸行業的創新重點。“按原有設想,再貸款公司要組織小貸公司信貸資產的轉讓,現在主管部門傾向于讓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來做。”一名參與再貸款公司籌建的人士表示。
今年6月,廣州“金交中心”正式掛牌,近期其管理層赴重慶金交所調研。業內普遍認為,重慶金交所的“小貸公司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也將是廣州金交中心的業務重點。
去年2月廣東省下發《關于貫徹落實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平穩較快發展意見的通知》,鼓勵小貸公司探索“資產轉讓回購”;但至今省內的申報無一獲批。“轉讓基礎資產,小貸公司可以在杠桿受限的情況下,變相無限放大規模,這對政策的突破有點大。”
另外,轉讓基礎資產亦有技術上的難點:小貸債權期限短、金額分散,難以對接買家;如果整體打包轉讓,則要對資產及其現金流作主動管理,本質上是資產證券化,更適合阿里這類大型機構。
“只轉讓收益權,意味著基礎資產沒有出表,主管部門對小貸公司的規模限制依然有效,風險也沒有完全轉移。”前述人士表示,收益權轉讓更接近質押融資,可直接對應一個資產池,技術上更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