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付樂 冉學東 北京報道
近日,又有5家網絡小貸公司被取消經營資格。
7月4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擬取消轄區內5家網絡小貸公司的試點資格,并強調相關機構要繼續承擔應承擔的債權債務及相關法律責任。
近年來,為確保小貸行業依法合規經營和持續健康發展,各地金融監管部門對行業的整頓一直在持續。2022年以來,小貸公司開始批量退場。
對于小貸公司被持續清退的現象,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小貸行業的清理整頓工作持續,被取消試點資格即是其中的重要表現之一,目的在于剔除小貸行業的‘沉疴舊疾’,使行業的整體發展提質增效,切實為實體經濟的服務發揮充分作用。”
整改

圖片來源: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近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擬取消海南中宇慧通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資順(三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資邦(三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海南神州數碼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海南銀恒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5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
試點資格取消后,上述5家小貸公司不得再從事小額貸款相關經營活動,但法人主體資格依然存在,必須依法繼續承擔應承擔的債權債務及相關法律責任。
從5家小貸機構的工商信息來看,5家機構均為地方性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于2013至2016年間,注冊資本在5000萬至1億元間不等。
天眼查顯示,在5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被取消前,已經出現了股權凍結、經營異常、受到行政處罰等情況。例如資邦(三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海南中宇慧通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銀恒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分別在2018年11月、2021年1月、9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在上述5家小貸公司中,海南神州數碼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通過股權穿透可以看出,實際控制人為神州數碼有限公司。除了海南神州數碼小貸,神州數碼有限公司旗下還有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分別是西安神州數碼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神州數碼慧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其中,西安神州數碼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重慶神州數碼慧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由神州數碼和慧聰網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合資設立,注冊資本10億元,且為實繳,已達到監管規定的小貸公司10億元門檻。
2020年以來,網絡小貸行業的整改一直在加速,各省都陸續通報了小貸機構的評級和審核情況。
近日,湖南省12家小貸公司均被下發《停業整改通知書》,對拒不整改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將取消其發放小額貸款業務資質。這些需要整改的小貸公司大多存在治理體系不完善、業務發展能力不足、合規經營情況有待完善、風控意識不強、接受監管的自覺性不夠等問題。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嚴格清理不符合行業發展的小貸公司,安徽、江蘇、江西、內蒙古等多個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接連披露取消部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經營資格的名單。
今年1月,安徽、江蘇兩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接連披露了取消部分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經營資格的名單,22家小貸公司一次性被要求退出市場,不再列入小額貸款行業監管范圍。6月,內蒙古取消6家小貸公司經營資格。7月,河南省取消1家小貸公司試點資格。
根據人民銀行此前公布的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2021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分別為8133家、7551家、7118家、6453家。貸款余額分別為9550.44億元、9108.78億元、8887.54億元、9415億元。幾年時間,小額貸款公司減少了近1700家。
一直以來,地方性小貸面臨著展業難的困境,生存壓力較大。一方面受限于地方經濟、股東資源和自身實力。另一方面,隨著監管要求進一步下調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使得傳統小貸公司利潤壓降,另有部分小貸公司違規經營,公司整體數量呈下降趨勢。
此外,商業銀行不斷推出小額信貸業務,相比小貸公司,借款人對銀行的信任感更強,借款成本也更低,小貸公司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專家表示,尾部小貸公司盈利能力減弱從而退出市場,也是優勝劣汰的自然過程。
合規
區域性小貸批量退出,全國性網絡小貸也在加緊整改。
根據2020年11月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辦法》的出臺,無疑釋放了強烈的嚴監管信號。為了滿足跨省展業的要求,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機構紛紛增資。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注冊資本達到50億元門檻的小貸公司已有10家。2019年10月,螞蟻旗下小貸增資至120億;2020年4月,蘇寧旗下小貸增資至60億;2021年,京東、美團旗下小貸增資至50億;今年以來,騰訊、頭條、度小滿旗下小貸分別增資至100億、90億、74億;同年,360金融、OPPO旗下小貸也增資至50億。
巨頭選擇增資以夯實自身實力已成為一種趨勢。
蘇筱芮指出,對于具體業務而言,增資助力擴大其小微貸款的業務規模,助力其電商金融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單一網絡牌照優點是業務清晰、便于管理,劣勢是其杠桿不如同類消費金融公司牌照,不過從牌照方面看,與網絡小貸相近的消費金融牌照批設已經放緩,市場動作主要集中于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權轉讓。因此,要想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全國范圍內的貸款業務,選擇給網絡小貸主體增資是擺在此類巨頭面前的現實路徑。
互聯網平臺流量充足、場景豐富、技術實力強,小貸牌照具有加持作用,增資可以放大平臺的數據、生態優勢。不少互聯網平臺擁有互聯網小貸牌照,可以發揮其技術優勢,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進一步觸達小微企業。
對于未來小貸行業的發展趨勢,蘇筱芮表示,在“十四五”規劃的新階段中,小貸公司作為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有望進一步發揮“毛細血管”作用。因此,小貸行業的發展將延續分化之勢,建議相關從業機構立足初心,充分挖掘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的需求,提升服務能力與科技水平,打造自身的特色業務。
|